首页
会员中心
到顶部
到尾部
文科毕业论文

关于肃南裕固民歌艺术的研究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14 13:54:12  作者:  来源:  查看:0  评论:0
内容摘要: 关于肃南裕固民歌艺术的研究摘    要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形态丰富多样,少数民族音乐内容丰富,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如何保护、继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裕固族民族音...
关于肃南裕固民歌艺术的研究

摘    要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形态丰富多样,少数民族音乐内容丰富,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如何保护、继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裕固族民族音乐充满地域特色,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民族历史内容,本文拟探析裕固族音乐的生存发展现状,关注其民族音乐的继承发展。
 
关键词:肃南裕固民歌;现状;继承发展 
      
 
目    录
 

前    言

    对于拥有56个民族的我国来说,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无法抗拒的现代化力量冲击下,正在发生着急剧变迁,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最能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正大量流失,甚至濒临断代消亡。
    裕固族是甘肃独有也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甘肃省祁连山北麓的肃南草原上,以游牧和半游牧为生。在长期的繁衍发展和历史变迁中,裕固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习俗和文化传统,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针对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出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裕固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尤其显得至关重要。

一、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1)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也包括定期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裕固族尽管是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但裕固族文化却很有特色,影响较大。裕固族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的历史都要依靠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间歌手来传承,因此它的民间文学如口头传唱、民间故事等十分发达,特别是其中的民歌,保留了古代丁零、突厥、回鹘等民族民歌的特点.2006年5月,肃南裕固民歌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裕固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裕固族舞蹈有集体舞、双人舞、男女独舞、马上舞等多种形式,主要表现欢庆丰收、喜庆节日、婚礼、狩猎、宗教活动等。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在建国后得到很大的发展。裕固族音乐朴素优美、自然流畅,有民歌音乐、宗教音乐等.裕固族的民族乐器种类也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寺院乐器,如法锣、手铃、巴郎鼓、大镲、喇叭等,也有少数民族传统乐器,如天鹅琴和牛角鼓等,但现已失传。
    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包含有明显的蒙古和藏文化的许多成分,这主要体现在裕固族传统服饰和传统饮食文化中,尤其是裕固族服饰具有较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裕固族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主要有幼儿的剃发和年轻人的婚礼仪式,要选时日隆重举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活动主要是民间传统体育中的捧跤、赛马、射箭、拔棍等。裕固族传统文化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成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不脱离本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由于它主要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而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有悠久的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二是在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脆弱性;三是在传承和发展中易受其他文化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2)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裕固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民族地区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使得少数民族群众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民族地区与现代的、多元的和外来的文化的交流日益便捷和频繁,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裕固族后代正在逐步地走出草原和大山,更多地接受现代的文化熏陶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正在悄然蜕变,民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正日益衰落,本民族文化的特殊性逐渐消失。裕固族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据调查,目前裕固族中平时着民族服装的不到10%。而且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一些少数民族村落中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会讲裕固语言的裕固人不到50%,有个别乡的裕固人已经没有人会讲裕固语,居住在城镇的裕固族少年儿童基本不会讲本民族语言;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了解本民族传统习俗活动的不足30%,而参与活动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仅有的人数不多的本民族历史、民歌、故事等民间文学的传承人由于年逾古稀,正在渐渐故去优秀的裕固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受到空前的威胁。显然,当人们的意识因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群体意识,增强了个体意识时,那种集体性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生命力将会因其所依附的传统民俗活动的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逐渐减弱甚至终结。一个民族一旦没有了自己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名存实亡了。所以,如何对裕固族文化,特别是裕固族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二、肃南裕固民歌

“美丽的黄黛琛,你的灵魂是那样的美好,好像雨后的彩虹,谁不愿常留心中。”婉转动人的《黄黛琛》在裕固族中世代传唱,可当裕固族中唯一能用本民族语言完整唱出《黄黛琛》的妥玉月老人去世后,年轻的后生们,却无人能把《黄黛琛》完整地歌唱。肃南裕固民歌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歌以及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挖掘、发展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基础。

(1)肃南裕固民歌的特点

 裕固族恐怕是唯一的以民歌来承载着自己整个民族的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歌是裕固族民间文化的精华之一,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裕固族地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唱歌。一个裕固族人,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就在母亲的怀抱里、在摇篮中,聆听舒缓、宁静而甜美的催眠曲;当他刚刚开始懂事时,他就从父母亲所唱的各种叙事歌中认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故乡以及自己所要遵守的各种道德理念,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他长大成人,步人社会,参加各种生产劳动时,歌声就会陪伴着他们从事放牧、割草、捻线、擀毡、奶幼畜、拉骆驼等生产活动。在裕固族民间各种民俗、仪式等活动中,诸如结婚仪式、丧葬仪式、宗教活动等中,同样有各种专门的民间歌谣的存在。
肃南裕固民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肃南裕固民歌曲调朴素优美、节奏悠扬和谐,其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感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特色,生动记载了古代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肃南裕固民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唱词,主要有“小曲”、“号子”、“小调”、“情歌”、“叙事”、“筵席曲”等形式。就其内容而言,有优美抒情的牧歌、古老悠扬的史诗、热烈奔放的劳动歌、热情洋溢的赞歌、别具风采的婚礼歌、风格浓郁的习俗歌、缠绵悱恻的情歌、古朴庄严的宗教音乐等。其歌词格律分别与古代突厥语民歌、蒙古语民歌有许多共同之处,并且具有许多古代语言的特点。专家认为,西部肃南裕固民歌与匈牙利民歌有着相近的歌词结构和基本相同的音乐特点,这表明裕固族先民与古代西部民族有着共同因素,与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民歌有着共同因素,是研究突厥语诸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参考资料。东部肃南裕固民歌则保存了中古时期蒙古族民歌的形态,同样对研究我国西部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史料价值。因此,肃南裕固民歌在某种意义上是研究古代北方少数民歌,特别是突厥、蒙古民歌的“活化石”;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挖掘、发展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基础和依据。
    肃南裕固民歌在曲调和行式上,既继承了古匈奴的某些特色,又吸收了藏族“拉伊”、蒙古族“酒曲”、回族“花儿”、土族“宴席曲”的某些特点,并把各种风格巧妙地融为一体。《黄黛琛》只是裕固族中世代传唱的民间叙事歌曲之一,裕固族中还有《尧熬尔来自西至哈至》、《萨娜玛珂》、《金银姐妹与木头姑娘》等诸多节奏明快、曲调优美、世代传唱的民歌。

(2)肃南裕固民歌传承困境分析

目前,肃南裕固民歌主要分布在明花乡、皇城镇、康乐乡、大河乡等地。西部裕固民歌的传承人主要由钟玉珍(女、现年77岁)、杜秀英(女、现年69岁)、杜秀兰(女、现年63岁)、贺俊山(男、现年71岁)等人。东部裕固民歌的传承人主要由白金花(女、现年55岁)、安金莲(女、现年78岁)、郭玉莲(女、现年61岁)、郭金莲(女、现年57岁)等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民歌承载体的个体人物越来越少,越来越老龄化,大多数民歌已消失,目前仅存的民歌正在退化,面临失传。
随着岁月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裕固族文化在生活方式和思想内容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裕固族人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都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裕固族人开始走出曾经的生活领域,走向新的世界。年轻人开始渴望学习知识,渴望到更远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民族歌舞在裕固族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大部分裕固人已不再穿戴自己的民族服饰,也不再放声高歌自己的民族歌曲了,现在,肃南裕固民歌传承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1地理环境的闭塞

裕固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强,深山、牧区是裕固族人原生的生活环境,是肃南裕固民歌最原始的发源地,也是民间歌手抒发情怀的乐园,虽然在肃南大山间的偏远地区,还有一部分裕固族人坚持着沿袭几千年的游牧生活。但由于牧区所处位置较为偏远而且交通闭塞,使专家、学者在深入牧区实地考察肃南裕固民歌时产生了许多困难。客观环境对肃南裕固民歌的生存发展十分不利,地理位置的闭塞与交通的不便制约了肃南裕固民歌直接、有效的向外界传播与传承。 

2、本民族语言的流失

由于裕固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东、西裕固族又操着不同语言,因此汉语在裕固人中作为书面语言和通用语言使用,继而导致裕固族人在长期与汉族的交往中语言逐渐被“汉化”,一代一代的成长中裕固族人正在慢慢遗失自己的民族语言,现在已很少有年轻人会说流利的裕固族语。
2.3 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肃南裕固民歌的冲击
    近几年,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裕固族人劳动条件和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出现在大家身边的音乐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肃南裕固民歌。这些现代文明的冲击导致肃南裕固民歌面临生存环境减弱的危机。
2.4 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演唱场合的改变使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都受到破坏,雪山、草原的往日美景已随时光而黯淡褪色,牧人们“触景生情”的情感激发已不能随处可见,歌唱的心境也就自然衰减,民歌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生态空间,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肃南裕固民歌流传的数量在逐年减少。
 

三、肃南裕固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是时代的要求,民族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一个民族的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

(1)肃南裕固民歌现有传承方式分析 

肃南裕固民歌现存的三种传承方式是:耳濡目染自然传承、家族教育代代相传、职业歌手口传心授传承。耳濡目染自然传承是指裕固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和社会礼仪实践活动
中,由于多听多看就“自然”地把上辈流传的民歌传承下来。家族教育代代相传是指包括父子、母女或其他家族内部成员之间传承民歌的方式,在肃南裕固民歌传承中属于主要的传承方式。职业歌手口传心授是指通过“师教徒学”,具有明确师徒关系而教授民歌的传承方式。
裕固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特性使得一些古老民歌必须采用家族教育代代相传传承或职业歌手口传心授传承的方式。由于没有专人教唱,也很少有人学唱肃南裕固民歌,职业歌手口传心授民歌的方式也较少;家族教育代代相传传承是肃南裕固民歌主要的传承方式,但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以及人们对裕固族传统民歌兴趣的降低也在慢慢退化。三种传承方式的弱化与嬗变给肃南裕固民歌今后的传承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肃南裕固民歌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裕固族的音乐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凝聚了民族艺术的精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它的存在是我们整个民族繁荣昌盛的体现,是文化富足的证明。从肃南裕固民歌生存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笔者认为传承肃南裕固民歌应做到以下五点:

1利用民族资源,保护艺术载体,建立并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人”是艺术的承载体,裕固族民间歌手日渐减少迫使肃南裕固民歌要继续发展必须寻根,加强对裕固族民间歌手的保护是确保肃南裕固民歌良性传承的当务之急。(1)政府有关单位和民间组织应作为主力,深入细致的搜集和整理传统民歌,采取现代技术手段保护好裕固族原生态的民歌资源,加强对老艺人的保护,详细地记录、整理老人所演唱的民歌。(2)在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的基础上,目前应该更多地发掘、培养新的音乐人才。各级文化单位应该尽快把民歌培训工作重视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走入肃南裕固民歌的学习和传承中去。

2吐故纳新,做好新民歌的创新工作。

政府部门应加大保护裕固族传统民歌的力度,对肃南裕固民歌生存的环境进行扶持与调控。民歌的创新与发展是肃南裕固民歌焕发新生命的保证。组织专人创作有裕固族风格特色的新民歌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这样肃南裕固民歌才能随着不断的发展日益繁荣。

3传承肃南裕固民歌需要方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

经济与裕固族传统文化应该协调发展、相互推动。应在政府的支持与当地民间艺术组织的配合下定期举办肃南裕固民歌艺术节、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以及裕固族原生态民歌比赛等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创建以肃南裕固民歌为载体的公司或团体,让裕固族传统民歌在发展中达到保护、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大力发展音乐专业教育

重视肃南裕固民歌的学习和传播,做到从基础音乐教育至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在当地学校中开设肃南裕固民歌课。让学生学唱是传承肃南裕固民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2)邀请裕固族的音乐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以传承和传播音乐文化为己任的高校专业教学领域,还应该提供肃南裕固民歌的各种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去裕固族采风也应有充足的经费支持,让肃南裕固民歌在专业性的音乐教育中良好发展。

5加快肃南裕固民歌歌集和音像制品的出版、保护工作

裕固族音乐研究者的第一手的音像和文字资料组织出版,以肃南裕固民歌集与原生态音像资料的方式保存下来,力争把裕固族原生态民歌完整地再现给世人。肃南裕固民歌纯粹质朴,是人们生活的寄托和情感的真实体现,它的失传意味着裕固族文化传统精髓会随之丢失。裕固族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是每一个深爱着这个民族的人们的一个艰巨使命,因此,深入调查并分析肃南裕固民歌的生存现状、建立有效的传承举措并将其落实到位是肃南裕固民歌生存发展的保证。

总    结

    在历史的背景下大多数人对文化的“大气候”只有颇感无奈地顺应,除此之外,毫无选择。眼看大量民间传统文化的流逝,部分有强烈文化自觉意识的人们,绞尽心机地思考在时代语境中怎样扭转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他们的努力或许会阻止消失的步伐,或许会减慢流逝的速度。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以文化吸引外部世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投入。这种双赢模式对于裕固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尝试。裕固族音乐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珍贵的一颗明珠,传承它、保护它需要我们大家顺应时代发展,付出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进智.裕固族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2]裕固族简史编写组.裕固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
[3]张志纯.甘肃裕固族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4]王海飞.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裕固族30年来文化变迁的民族志阐释.民族出版社.2010.
[5]李天雪.裕固族民族过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
[6]肖青.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建构----一个彝族村寨的个案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7]徐万邦,祁庆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8]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2010 .
[9]甘肃省编辑组.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社会历史调查.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
[10]闫丽娟.西北小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思考.科学·经济·社会.2001,4.
[11]赵利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重构固原师专学报.2004,1.
[12]贺卫光.论边缘文化与复合型文化---以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为例.西北民族研究.1999,2.
  


相关评论
广告联系QQ:451577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16821613 杭州余杭东港路118号雷恩国际科技创新园  网站技术支持:黄菊华互联网工作室 浙ICP备06056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