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员中心
到顶部
到尾部
文科毕业论文

浮雕艺术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时间:2020/10/14 13:54:11  作者:  来源:  查看:1  评论:0
内容摘要: 浮雕艺术的研究摘   要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发展中,智慧的人民努力的建造着自己的艺术宝库,远古的文明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给我们。作为人文创造的一种,浮雕占有的是三维空间艺术,是可以从很多角度去欣赏的“立体”艺术品,浮雕属于空间艺术,他是唯一以物质材料模拟与...

浮雕艺术的研究

摘   要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发展中,智慧的人民努力的建造着自己的艺术宝库,远古的文明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给我们。作为人文创造的一种,浮雕占有的是三维空间艺术,是可以从很多角度去欣赏的“立体”艺术品,浮雕属于空间艺术,他是唯一以物质材料模拟与真实体验近似形态的艺术类型,比之平面造型艺术其欣赏条件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适宜性,允许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来欣赏同一件作品,不界定观者的视角与距离。浮雕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丰富着人类的历史于文明,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浮雕与其它艺术形式一道,以它的发展记载、构筑着艺术的演进轨迹与繁荣景象。

关键词:浮雕;龙浮雕;美学;价值;浮雕

Abstrac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talented people build their own efforts to the art treasures, ancient civilizations left behind a rich artistic heritage to us. As a human creation, possess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relief art, is in many ways to enjoy the "D" works of art, sculpture belongs to the space art, he is the only real experience for Materials Simulation and similar type of art form, graphic arts than the conditions of their appreciation of great freedom and appropriate, allowing the viewer from different angles, different distances to enjoy the same piece of work, do not define the viewer's perspective and distance. Relief show a unique form of art, rich history in human civilization, as a visual art, relief, together with other art forms to record its development, and build the evolution of art and prosperity.

Keywords: relief; Long relief; aesthetics; value; sculpture

目   录
浮雕艺术的研究 1
摘   要 1
Abstract 1
目   录 2
前   言 3
1浮雕的发展历史 4
2浮雕的基本特殊和种类 5
2.1基本特征 5
2.2浮雕的种类 7
2.2.1 神龛浮雕 7
2.2.2 高浮雕 7
2.2.3 浅浮雕 7
2.2.4 线刻 8
2.2.5 镂空浮雕 8
3浮雕的制作工艺 8
3.1前期准备 8
3.2上泥和起稿 8
3.3深入 8
3.4整理 9
3.5成型 9
3.5效果 9
4浮雕的风格表现与样式 9
4.1风格表现 9
4.1.1  建筑浮雕 9
4.1.2  架上浮雕 10
4.1.3  审美浮雕 10
4.2浮雕的样式 11
4.2.1  具象写实性 11
4.2.2  具象表现性 11
4.2.3  抽象表现性 12
4.2.4  观念综合性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4
附   录 15

前   言
在繁闹忙碌的生活中的人们,如果能静下来学习艺术,试着学习欣赏浮雕的美,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正像人类通过劳动而获得的食物一样,有自豪的觉和成就感。浮雕之美,即是形态之美,是物质之美,是浮雕家针对空间形体研究的智慧之美,其美千姿百态,美轮美奂,古代大师们的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是举世公认的,他们的作品中那些极具魅力的形态和精神,至今仍影响着对艺术和生活的态度,新的浮雕语言的锤炼,不仅是形式的,还深受艺术思想方面的左右,无论是材料怎样的应用,新观念的产生决定了新形式、新语言的诞生,一切的技能都应出自于这种表达欲的动因。对浮雕的态度应是学术相敬,求同存异,水火也能相容的,对待“异己主义”大可不必诛之代之,要明白,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即使纯粹的学术之争,百花齐放才是春。喜怒哀乐总是情,从初学美术刀基本技能再到如今的激情表达,用艺术表达,用浮雕来演说亲历人生的独有感触,我已然喜欢这种艺术的表达的生存方式,一种依赖于艺术的生存方式,一种艺术化的精神表达。
我认为浮雕从来不是被简单定义的艺术,从开始的懵懂到现在的喜欢,我感觉浮雕可以让人心情平静,让人发自内心的喜欢,有种沧桑感,有种神秘感,人我对浮雕更是如此。让我们来了解浮雕,认识浮雕,使我们能更从伟大的艺术中获得独特的美感和教益。
1浮雕的发展历史
艺术从人存在以来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现象的无法正确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原始浮雕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崇拜观念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山洞中的原始岩画和雕刻,最初表露出浮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  
  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随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暗影表现法,逐渐由平面形相的涂绘进到对物象体积的关注。这种关注以及采用各种材料来达到体积表现的造型实践,促进了圆雕最初的发展。  
原始的岩画、线刻,无论是模拟自然的写实物象或是装饰性的图案,其描写或造型模式多大同小异。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东部,各洞穴中所发现的线刻,其方法皆是先大略勾勒外面的形廓,然后予以着实的描写并刻成线形。随制作工具的发展,浅浮雕性质的岩刻也受到相应的促进。北方的原始游牧民族在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留下了大量记载他们生活的岩刻(或岩画)。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致密光洁的黑石上,后用专门磨出的尖锐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中国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浮雕艺术以装饰形式在礼仪性器物上获得突出的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周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中国古代浮雕艺术的繁荣,集中体现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以及魏晋以后佛教造像与陵墓建筑之中。西汉的石刻艺术如陕西霍去病墓的石雕,也呈现出线性表现的重要特征。在这里,线比立体块面具有更大的灵动性和流动感,通过雕刻线条的运用,浮雕和圆雕结合一体,带给人以巨大的力量感、运动感和扩张感。东汉的墓室石刻艺术,突出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浮雕艺术的基本面貌。尽管它在内容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其雕刻技法或手法却变化较多,或剔地平雕阴刻,或剔地浮雕阳线,十分注重线型的凹凸处理,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和聪慧才智。    
在欧洲,与中国秦汉王朝遥相呼应的是强大的罗马帝国。罗马人凭借其政治、军事上的天才,创建了庞大的帝国。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讲求实际,从希腊文明中取其所好,然后随心所欲地加以运用。罗马人的浮雕艺术延续着东方和希腊的古典法则,他们为庆祝胜利高奏凯歌修筑起凯旋门和纪念碑,并使之遍布浮雕饰带。 
文艺复兴时代,在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运而生,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和社会生活,努力将、艺术结合起来。浮雕家以的明智去认识世界,在肯定希腊、罗马写实浮雕的基础上,注重透视、解剖等科学的艺术,促使浮雕艺术日趋发展和繁荣。通过运用绘画性的线性透视方法,对其背景作了引人注目的实验,即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用制造空间深度错觉来取代中世纪绘画或浮雕中的平面装饰效果。这种背景处理方法,成为西方美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特色。  
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洗礼的艺术家们,面对前人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不得不试图以形式上的创新去进行超越。18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的扩展及资本的发展,推动了西方城市文明的进一步繁荣,促使浮雕艺术在建筑、园林、广场、街道等方面以持续的发展向前推进。它们所表现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仅善于处理浮雕的动态节奏和起伏变化,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建筑墙面的整体。这一切突破了古典浮雕稳定而又显死板的格式,使浮雕在有限的空间中具有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19世纪末以来,整个西方世界受文明的影响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的文化思潮风起云涌 ,传统的审美价值和观念受到挑战。在变革的形势之下,各种主题的浮雕纷纷脱离所装饰的主体而趋向独立发展,风格形式日趋多样化。  法国浮雕家罗丹,以它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启动了浮雕变革的引擎,使他成为西方浮雕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变的界标。
浮雕在整个20世纪百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圆雕愈益趋向独立发展的革命性变化,浮雕也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与绘画、圆雕一样,这一时期的浮雕艺术受到众多流派风格的影响,象征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波普艺术等等,在浮雕领域都有所表现。就整体而言,最近一百年间的浮雕艺术呈现二大走向。一种沿着罗丹的路线继续推进,大体属于写实范畴。一批卓有成效、影响广泛的浮雕家活跃其中,如布德尔、马约尔、柯勒惠之,麦尼埃、贾克莫·曼组、奥古斯丁基奇以及稍后时期的乔治·让克洛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氛围中,他们始终坚持作为浮雕传统的体量和具象形式,同时也根据自身的感受和接触到的新思想,进行各有特色的现代风格形式探索。一种则另辟蹊径,背道而驰。这是一个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汇集诸多流派或主线的庞大队伍,他们以趋向多元化极端的各种形式探索,在反传统的道路上高歌猛进。高更、马蒂斯、阿尔普等一批浮雕家,于20世纪的初期将绘画上的革新实验引入浮雕领域,为现代浮雕突破传统体量观念的空间拓展迈出了第一步。
回顾世界浮雕艺术的演进过程,可以说浮雕艺术是在继承、借鉴与变革中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区域、各个民族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都对浮雕艺术建设与探索做出过值得记取的贡献,毫无疑问,来自整个人类的所有的历史成就和实践经验,都为浮雕艺术的未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浮雕的基本特殊和种类
2.1基本特征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浮雕,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浮雕的空间构造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态,也可以兼备某种平面形态;既可以依附于某种载体,又可相对独立地存在。一般地说来,为适合特定视点的观赏需要或装饰需要,浮雕相对圆雕的突出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或平面特性。浮雕与圆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的平面性与立体性。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压缩空间限定了浮雕空间的自由发展,在平面背景的依托下,圆雕的实体感减弱了,而更多地采纳和利用绘画及透视学中的虚拟与错觉来达到表现目的。与圆雕相比,浮雕多按照绘画原则来处理空间和形体关系。但是,在反映审美意象这一中心追求上,浮雕和圆雕是完全一致,不同的手法形式所显示的只是某种外表特征。作为浮雕艺术的种类之一,浮雕首先表现出浮雕艺术的一般特征,即它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涉及触觉。与此同时,它又能很好地发挥绘画艺术在构图、题材和空间处理等方面的优势,表现圆雕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和对象,譬如事件和人物的背景与环境、叙事情节的连续与转折、不同时空视角的自由切换、复杂多样事物的穿插和重叠等。平面上的雕凿与塑造,使浮雕可以综合浮雕与绘画的技术优势,保持手法上的多样性和多样化。二维空间中的透视缩减,陪衬主体形象的背景刻画或虚拟,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其它浮雕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浮雕的表现性。在充分表达审美思想情感的基本创作原则之下,浮雕的不同形态各有艺术品格上的侧重或表现的适应性。一般地说,高浮雕较大的空间深度和较强的可塑性,赋予其情感表达形式以庄重、沉稳、严肃、浑厚的效果和恢弘的气势;浅浮雕则以行云流水般涌动的绘画性线条和多视点切入的平面性构图,传递着轻音乐般的平和情调和抒情诗般的浪漫柔情。

                                  图1-1

浮雕艺术的发展使圆雕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相比之下,浮雕虽然更多地受制于一种依存关系,即对“平面”或“墙面”的依赖,但其独特的表现特质和丰富的浮雕性造型手段仍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而且,其审美特性在现代艺术革命的促进下,也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对固定“墙面”的依赖性和适应性,在现代浮雕上已不再象古典浮雕那样显得那么地强烈、拘谨和不可动摇。对现代浮雕而言,作为载体或环境的“墙面”是自由的、可选择的,它因此具有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
2.2浮雕的种类
它主要有神龛式,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镂空式等几种形式:
2.2.1 神龛浮雕
我国古代的石窟浮雕可以归结为神龛浮雕,根据造型手法的不同,又分为写实性,装饰性和抽象性。
2.2.2 高浮雕
浮凸程度接近圆雕,有相当强的立体感,在较远的距离也可感受到形象的存在,压缩小,起伏大,半圆雕的一种形式,明暗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法国巴黎戴高乐广场凯旋门上的著名建筑浮雕《1792年的出发》,是高浮雕的杰作。艺术家将圆雕与浮雕的处理手法加以成功的结合,充分地表现出人物相互叠错、起伏变化的复杂层次关系,给人以强烈的、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感。

图1-2

2.2.3 浅浮雕
浮凸程度更接近于绘画,平面性强,其表现力主要依靠外轮廓的影响,压缩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种建筑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体积感和起伏感,还有的浅浮雕利用阴刻法,借助一定的光线也能获得立体感,有时也有二者结合的形式,如高浮雕、圆雕、浅浮雕相结合的,这种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它主要不是靠实体性空间来营造空间效果,而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浮雕适合于载体的依附性。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亚述人,大概是最善长于用此手段进行艺术表现的艺术家。在一系列的“亚述人狩猎图”中,他们很好地运用浅浮雕手法,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地表现出充满生气的艺术形象,并以复杂的动势贴切地展现出人物和动物的内在情感。
2.2.4 线刻
是靠光影产生的,以光代笔,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给人一种淡雅含蓄的感觉。
2.2.5 镂空浮雕
是一种在浮雕基础上镂空地板背影部分的浮雕,分为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两种,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漏窗、栏杆、隔断、屏风等多采用此法,他可以造成一种空灵剔透,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
3浮雕的制作工艺
3.1前期准备
准备浮雕的背板,要求平整,易于挂泥
   木制的十字架(上大泥用)
   铁丝
   泥塑刀
   浮雕泥
   所料薄膜
3.2上泥和起稿

浮雕一般先把底板上的泥上满,形成一个泥板。一般起稿时都是先把行画在泥板上,然后再进行写生。
3.3深入
无论出于什么阶段我们都要记住浮雕的空间是压缩的,在深入的每个过程中,我们都要记住这点,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不习惯这种空间压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就会发现浮雕的空间与圆雕是相同的。只要我们对结构了解,对形体的空间位置心中有数,那么浮雕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了。
3.4整理
要对做好的泥稿进行抛光,修形(在深入过程都可以做好),其实整理的过程是深入过程的总结,体量与整体关系还是完成作品的目的。

3.5成型
浮浮雕造完毕,即可浇注石膏。先用石膏做成阴模(石膏粉与水之比1∶1),将阴模晾干后于表面涂肥皂水以成隔离模,则可以浇注成型。浇石膏时忌猛倒急灌,需由一角缓缓注流,直到石膏液全部注满,这样既可免出气泡,又能保证作品质量。
3.5效果
浮雕翻成后若愿加工上色,可直接以广告色喷涂,可成石质效果。还可做成金属效果,以清漆打底,再涂上油画颜色及金银粉则具金属之一质感,一件浮雕装饰品即成。
4浮雕的风格表现与样式
4.1风格表现
在古今中外的漫漫艺术长河中,浮雕的样式早已呈现出纷繁多样的面貌,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浮雕的内涵和外延更趋宽泛。
在这里,我们只能根据已经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从浮雕的从属性、空间性及实用性几个方面,对它的表现样式,作一粗略的划分和梳理。大致可分为建筑装饰浮雕,加上表现性浮雕和公用审美性浮雕。
4.1.1  建筑浮雕
建筑装饰浮雕是指依附于建筑,为配合、适应并装饰建筑表面空间而存在的浮雕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不同而又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  
(1)浮雕的创作要适应建筑的需要,同时也应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纪念性和主题性浮雕多遵循叙事性构图的原则,并含有指示象征意味。它适应着纪念性建筑深远意义的表达,具有延展建筑精神的作用。它为表达人们某种向往、崇敬、膜拜的情感,以及记录重大事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形式也由古至今,不断被使用和发展。  
(2)建筑妆点的美化同样更多地依附于建筑主体并因此而存在。装饰性浮雕,一般总是雕刻在某座建筑物的部件或局部的表面,例如门框、窗边、梁柱、墙面、转角等或其它建筑物的表面。

图1-3

4.1.2  架上浮雕
架上表现性浮雕是指依赖于建筑而存在,更注重浮雕家个人情感与观念表达的一种浮雕类型,它可作为架上陈列也可独立置放在特定环境中,在空间表现上独立性较强,题材表现也非常广泛,是一种较自由的表现形式。随着艺术家对浮雕空间探索的不断拓展,浮雕这种形式已不再完全作为建筑装饰附属物而存在,而是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展现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罗丹的作品是架上的,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他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均衡方式的纪念性浮雕的实体和空间概念,预示和启发了现代浮雕对新的空间概念的认识,其意义是深远的。对浮雕空间的重新认识,形成了20世纪以来浮雕艺术的多元、多种形式并存的态势。浮雕在和圆雕的手法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适应。 

4.1.3  审美浮雕
功用审美浮雕是适应、并装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一种浮雕形式,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通常适应大众审美心理,适合和手工业生产,是物质生产与精神表述的综合产物。一般情况下它完全依附于载体,是一种在有规定和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艺术创造,但同样也可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创造。它是古往今来一直倍受钟爱和重视的浮雕表现样式。实际上,功用性浮雕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最早的艺术大概都与实用性有关。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民族、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功用性装饰浮雕出现。

4.2浮雕的样式 
4.2.1  具象写实性
这是一种源自欧洲古典传统尤其是古希腊传统的、覆盖古代和现时代的浮雕风格类型。在整个西方艺术史以至20世纪的世界艺术史上,它产生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早在古希腊时期业已确立的西方浮雕传统,受古典美学思想支配,始终遵循写实主义原则。其美学的依据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它强调客观真理的存在,追求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映或客观再现。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的用力发展,古希腊的模仿理论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模仿技能不仅仅是一种反映自然的技艺,更是一种揭示自然真实的科学。在总体上,具象写实型浮雕吻合于西方浮雕传统和概念的古典内涵以及相应的要求。浮雕概念的古典内涵构成具象写实型浮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地说来,具象写实型浮雕因此所要接受的规范,体现为它针对建构预先规划的中心式浮雕整体和社会化、理想化的理念表现要求,必须以尊为审美标准或原则的写实性塑造手法、合乎主题思想与情节发展逻辑的结构、模拟事物自然特征和状貌的形式、以及切合建筑载体的功用目的与形态品格的风格来展开自己。显然,这一切意味着对它而言的高度的限制性,它在本质上不能与传统规范相悖,否则就是一种不合格的东西。  就上述方面而言,“具象写实”作为类型化的浮雕艺术的规定或限制,其含义远不只是风格学或形态学上的,实际上要广泛得多、复杂得多。正因如此,现代艺术运动中的各种浮雕革命和反叛姿态,都把矛头集中地指向这一类型。
  

图2-1

4.2.2  具象表现性
这是一种源自西方文明传统之外的所有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文明传统、覆盖广泛、成分复杂、形态多样的浮雕风格类型。其一般特点是,在遵循人类欣赏习惯、保持艺术表现可以辨识的具象特征基础上,更加强调浮雕空间结构或视觉形象的象征性、寓意性以及种种非单纯审美的复杂社会功能,因此它的风格形式与欧洲古典浮雕传统相去甚远。
就活跃并作用于本土社会生活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而言,其艺术性体现在一种样式、一种造型、一种结构或一种塑造方式,切实地实现了它的某种或某些价值担待。失去这一定的价值担待,或者所担待的不是社会化的价值,那么,作为艺术形式的上述任何成分,其本身则不足以自立自为,无从可言艺术性。因此,以社会价值担待为本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总是和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信仰以及伦理道德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混合交融、并作为载体或媒介在整合社群、规戒示范、鼓动生产、记述历史、交流思想、传播知识、证明身分、昭示责权、惩罚褒奖、祈禳疗治以及寄情娱乐等复杂的社会功利方面,发挥积极而特殊的作用。大量材料表明,传统非洲艺术的创造,包括某种造型活动的开展或果种造型样式的推出,其动机总是关联着比审美要求远为宽泛、复杂的社会需要,而且这种关联往往以随俗的方式得以实现。原生形态的非西方民族的浮雕艺术,是本土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不具有游离其外的生态独立性或价值独立性。一言以蔽,这种风格类型的浮雕艺术,是不具有独立性质也不以独立性质为终级价值追求的艺术,它拒绝任何意义上的单纯性、独立性企图。

4.2.3  抽象表现性
这种风格类型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世界各民族在漫长历史时期中创造的古典浮雕艺术,也包括西方现代艺术革命以来在世界范围流行的现代浮雕艺术。一般说来,这种风格类型的艺术造型很大程度地或完全地摆脱了模拟自然对象的倾向,而强调以非具象的视觉形式对人文理念或主观感受的表现;它在形式上的共同特征是,艺术形象失去了可供辨识的具象特征,而多采用抽象的或几何的造型元素来构造。  
当然,古典的抽象表现型和现代的抽象表现型浮雕,在精神内涵方面却有很大的甚至是根本的区别。

4.2.4  观念综合性
这是一种充分体现现代叛逆精神,力图挑战、突破浮雕以至整个艺术的界限,创造全新“艺术”概念或形态的浮雕风格类型。  就极端状态而言,这种风格类型的前沿追求,已突破界定浮雕或艺术的底线,而消融于难以与现实本身相区别的“身体行为”或“思想活动”。不过,就一般特点而言,这种类型的追求往往不再考虑“具象”或“抽象”、“写实”或“写意”、“再现”或“表现”这类风格或手法方面的问题,也不再计较载体、材料、结构、形态、成品这类涉及艺术的空间存在性的问题,而是致力于“观念”、“创意”、“设计”等思想理念意义的表述与实施,并强调这种表述与实施的完整性、巧妙性、超常性或颖异性。所重的是关联“观念”的“装置”,以及“表现观念”的“过程”。象前一种类型那样,它所表述与实施的思想理念意义,绝多缘自单纯的个人范畴,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流行的属于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种种试验,在一定意义上,即还可以从形态上视之为“浮雕”的意义上,都可以归入这一类型。


结   论
  现代浮雕运动在持续的空间突破中,于80年代进入往往被称作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去辨析各种风格间的关系。支持人们作出确切判断的艺术规范,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都已不存在也未再产生。其实,多元化本身已无形地成为反规范的“规范”——任何一种东西,无论它怎样极端怎样地缺乏认同者,只要被谁认作“艺术”它就是艺术。在此情况下,艺术只剩“艺术”这一词语形式,而毫无足以界定它的实质性的内涵。观念综合型浮雕也已处在难以规范和界定的境地,并在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趋势中逐渐走向对浮雕自身以至艺术自身的彻底消解。
致   谢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所开发的系统得到顺利的完成与实现。
首先,我非常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XX老师。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设计的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悉心帮助下逐步完善和完成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全力以赴的精神、以及对学生的提携、帮助和照顾,令我获益良多且深受感动,同时老师对我的大力支持,使我在学习中一直充满自信,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好。因此在这里对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感谢我所有的同学和朋友。在学习生涯中,他们给了我许多帮助,带给我无限的快乐 。是他们陪我一起走过学生时代,和我同舟共济,共同迎接困难和挑战,他们对我的种种支持和帮助,最是感激不尽。
最后,感谢所有的老师。是他们传授给我了宝贵知识,是他们使我学会了奋斗与拼搏,同样是他们使我懂得了坚强与自信。他们在我的大学期间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与精力,在我的学习道路中,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和鼓舞是促进我不断进取的重要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怀林,《世界美术史》,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08.01
[2] 罗伯特•戈德沃特(殷泓译),《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江苏美术出版社,
[3] 让•洛德(张延风译),《黑非洲艺术》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11.27
[4] 李学峰,郑觐,《世界浮雕全集》 河南美术出版社,1990.9
[5]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6] 张錩,《装饰浮雕设计》,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7] 邵大箴,《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四川美术出版社

附   录
设计作品展示:

  


相关评论
广告联系QQ:4515771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16821613 杭州余杭东港路118号雷恩国际科技创新园  网站技术支持:黄菊华互联网工作室 浙ICP备06056032号